关于2016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
市人大常委会预工委
(2016年7月22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委批转的《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要点》安排,近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正清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到市财政局开展了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财政局的工作汇报,分析了当前财税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下半年的财政预算工作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预算执行的基本评价
今年上半年,市政府及财税部门克服了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企业运行质量不高、国家降费减税等改革政策的落实等因素,狠抓精细化管理,强化税收征管,积极推动财税改革,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项目建设的目标,确保了全市财政预算收支“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征收富有成效,“过半”来之不易。一是多措并举抓征收。元至6月,财税部门采取9项措施着力抓征收,共完成全地域财政收入268654万元,为年任务的45.5%,同比增长5.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8958万元,为年任务的56.3%,同比增长10.8%,税收收入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3%。二是努力挖潜保征收。市政府加大了财税调度力度,财税部门着力清欠稽核,确保了各项财税收入应收尽收。三是科学管理促征收。上半年,财政部门积极探索市场化的办法,对国库资金进行精细化经营,仅此一项就同比增收6000万元。
(二)支出依法有序,各项保障有力。一是突出“四保”支出“过半”。上半年,共完成财政支出472651万元,占年预算的54.8%,执行进度正常,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创新机制培植财源。通过积极筹建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园区投入力度,扶持融资平台建设,筑牢发展的基础,夯实壮大财源税源。三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半年,采取整合县域调度资金、设立过桥资金、落实实体经济发展资金、兑现招商引资政策资金和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达11.48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双创”工作。
(三)坚持体制创新,深化财税改革。一是率先探索大科室改革,通过整合国库集中收付和预算编审等内设机构,提升了行政效率。二是全面推进了预算绩效评估,实现了项目全覆盖,积极探索专家评估和第三方评估机制,深化了项目预算的评审,提高了财政预算资金的绩效。三是强化了预算执行监督,全面推行预决算信息公开,全市76家一级预算单位实现了公开,落实了预决算信息公开全覆盖的要求。四是加强了队伍自身建设,积极打造“五型财政”,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二、预算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源税源不足,保全年目标有难度。一是实体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经营依然艰难,从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27.9%来看,大多数企业盈利水平和能力不强。二是涉油税收征收依然艰难,油田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税收增长后继乏力。三是以房地产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不够活跃,去库存的压力依然很大,税收持续下滑,上半年仅入库5926万元,同比减少7227万元。
(二)刚性支出增加,财政保障压力加大。一是刚性支出逐年增加,特别是医改、社保、教育等方面的项目多、支出大、刚性强。二是财政资金支持发展的压力越来越沉重,仅仅近两年财政整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大园区建设。三是连续几年的企业养老金上调、各项政策性调资、机关事业单位全员参保和公车改革等带来的刚性支出,不断对本级财政的保障能力增加了压力。
(三)改革任务繁重,能力建设有待加强。近年来,随着新修订的预算法的深入贯彻实施以及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预算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对财税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严格执行预算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化预算改革和强化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三、调研建议
(一)提振信心,夯实发展基础。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是要抓现有企业运行,稳定全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进一步做实做强税源基础。二是要抓引进项目的投产。通过集中化解一批项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争取引进项目早投产、早受益。三是抓招商引资落实,积极推进引入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见效。四是抓油田服务和总部经济发展,积极研究相关政策,做好全方位的服务,留住税收骨干企业;探索激励总部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断开辟新的税源。
(二)狠抓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市政府及财税部门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财税征管,采取着力清欠挖潜、协调总部税收、加快基金入库和挖掘物流税收等措施,切实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全年预算收入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各项涉税改革的政策,多措并举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增加税源。三是要提高税收征收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研究征收中的突出问题,将各项征收措施和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落实到具体项目、落实到纳税企业,做好涉税服务,努力培植壮大税源。
(三)强化节支,严格预算执行。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财政预算支出要突出保运转、保民生和保各项刚性政策落实相结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二是进一步做实部门预决算信息和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公开制度。三是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加强财政监督。要对较大的预算项目实施情况开展深入的绩效评估,探索绩效评估成果的运用。要深化预算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率,维护预算的法定权威。四是要深入研究今年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及早谋划下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